金融包容性指确保个人和企业能够以合理价格获得基本金融产品和服务,如储蓄账户、贷款、保险和支付服务。金融包容性旨在消除阻碍人们参与金融部门并利用其服务改善生活的障碍。它也被称为包容性金融。
印度金融包容性对减贫、缩小收入差距以及支持国家经济目标至关重要。通过提升金融素养、推广数字银行服务及改善对正式银行渠道的访问,金融包容性旨在实现可持续的经济与社会公平。
什么是金融包容性?
金融包容性是让全球更多人群能够以更低成本获得日常金融服务的努力。金融包容性可针对特定地理区域、特定性别的消费者、特定年龄段的消费者或其他边缘化群体。金融包容性可能带来整体创新、经济增长及消费者知识的提升。
- 目标:金融包容性旨在提供基本金融服务,包括用于支付、储蓄和养老金产品的简易账户,简单信贷和透支服务,资金转移选项,微型保险以及微型养老金解决方案。
- 运作方式:金融包容性确保所有人无论收入或所在地均能获得可及且负担得起的金融服务。
它通过实现普遍获取银行、信贷和保险服务,促进经济稳定,并赋能个人参与正式金融体系。
印度金融包容性现状
印度金融包容性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存在差距。在与相关利益相关方(包括政府)协商后,印度储备银行构建了金融包容性指数(FI-Index),以衡量印度全国范围内的金融包容性程度。
推荐阅读:印度储备银行
- 整体银行业务:根据世界银行全球金融包容性数据库(2021年),约78%的印度成年人拥有银行账户。然而,账户使用率和信贷获取率仍处于较低水平。
- 数字支付:印度统一支付接口(UPI)已彻底改变全国数字支付格局;以129%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UPI交易量从2017-18财年的9.2亿笔增至2023-24财年的131.16亿笔。
- 性别差异:根据印度国家统计局《2023年印度女性与男性》报告,女性账户持有者仅占印度银行存款总额的20.8%,即约五分之一。
- 非正式银行业务的存在:尽管取得了进展,金融包容性差距仍持续存在,农村和低收入群体获得金融服务的渠道有限。许多人仍依赖非正式的、往往成本高昂的金融服务,如放贷人和储蓄小组。
- 金融包容性指数(FI-Index):印度储备银行(RBI)2024年3月的金融包容性指数(FI-Index)为64.2,较2023年3月的60.1有所上升。这表明印度金融包容性正在改善,所有指标均呈现增长趋势。
推荐阅读:什么是印度统一支付接口
印度金融包容性计划
印度政府实施了多项金融包容性计划,以提升民众获取银行及金融服务的便利性,包括PMJDY、PM Mudra Yojana、UPI和农民信用卡等,确保所有公民都能实现金融赋权。
- 总理全民金融计划(PMJDY):该计划于2014年启动,是全球规模最大的金融包容性计划,旨在为印度每户家庭提供银行账户。该计划提供零余额账户、最高10万卢比的意外保险以及最高1万卢比的透支额度,为符合条件的持卡人提供财务保障和紧急支持。截至2024年8月,PMJDY已开设超过5.3亿个银行账户,确保基本储蓄、透支服务及意外保险。这一雄心勃勃的计划构成了JAM三驾马车(Jan Dhan-Aadhaar-Mobile)的核心支柱,作为直接福利转移和金融包容性的强大工具。
- 总理微型企业贷款计划(Pradhan Mantri Mudra Yojana):该计划为微型和小型企业提供贷款,帮助其启动或扩大业务。自成立以来,截至2023年4月,MUDRA已向微型、小型和中型企业(MSMEs)发放超过23万亿卢比的贷款,推动了低收入社区的创业和就业。
- 印度统一支付接口:UPI通过智能手机提供实时支付系统,彻底改变了印度的数字交易方式。 截至2023年,UPI每月处理的交易量超过140亿笔。
- 银行代理模式:该模式通过部署代理在偏远、未设银行的地区提供银行服务,促进金融包容性。这些代理负责处理存款、取款、微型金融贷款及基本银行功能。
- 农民信用卡:农民信用卡(KCC)计划是印度政府于1998年推出的金融包容性举措,旨在为农民提供便捷的信贷服务,以满足其短期和中期信贷需求。该计划允许农民通过简单便捷的流程从银行和金融机构获取信贷,无需提供抵押品或其他担保。
- 保险计划: 总理安全保险计划(2015年)为Jan Dhan Yojana账户持有人提供意外保险保障。 总理生命之光保险计划(2015年)为Jan Dhan Yojana账户持有人提供定期人寿保险保障。
- 数字素养计划:政府推出了“数字印度”计划,旨在提升数字素养,特别是在农村地区,确保公民能够有效地访问和利用在线金融服务。
印度国家金融包容性战略
由印度储备银行制定的《国家金融包容性战略》(NSFI)2019-2024,旨在在印度建立一个强大、便捷且包容的金融生态系统。该战略明确了印度金融包容性政策的愿景和关键目标。
- 目标:印度储备银行旨在到2024年减少金融服务获取的不平等,提升数字素养,确保个人和中小微企业(MSMEs)能够获得充足且负担得起的信贷。
- 战略支柱:主要战略支柱包括确保普惠金融服务,提供基本金融服务,促进生计和技能发展,提升金融素养和教育,保障客户权益并解决投诉,以及确保有效跨部门协调。
金融包容性的重要性
金融包容性对经济增长、减贫和社会公平至关重要。它赋能边缘化群体(尤其是女性),支持创业,促进数字和社会包容,助力构建更具包容性和韧性的社会。
- 经济增长:金融包容性通过使所有个人(尤其是服务不足群体)参与经济活动,推动经济增长。它促进储蓄、投资和生产力,进而提升国家GDP。
- 减贫:获得金融服务使低收入群体能够储蓄、借贷和管理风险,从而打破贫困循环。它提供了一张安全网,帮助人们积累资产并减少经济脆弱性。
- 女性赋权:金融包容性通过赋予女性财务独立并提升其社会和经济地位来赋权女性。它为她们提供了储蓄、投资和贡献家庭收入的途径。
- 创业与就业:包容性金融支持中小企业,通过提供必要信贷促进创业和就业。这不仅强化了地方经济,还推动了就业创造和创新。
- 社会包容:金融包容性通过确保每个人平等获得金融服务来弥合社会鸿沟。它促进社会公平,减少城乡人口之间的差异,从而营造一个更具包容性的社会。
- 数字包容:由于技术在金融包容性中发挥重要作用,增加对数字金融服务的访问有助于实现数字包容,使更多人能够参与数字经济。
印度金融包容性的挑战
印度金融包容性面临多重挑战,包括金融素养低下、农村地区数字访问受限、性别差异、银行基础设施不足以及服务成本高昂。这些障碍阻碍了对基本金融服务的公平获取。
- 金融素养低下:金融素养水平普遍较低,尤其在农村地区。许多人缺乏有效理解和使用金融服务的知识,导致银行、信贷和保险服务利用率不足。
- 数字鸿沟:农村和低收入地区互联网接入和智能手机使用率低,阻碍了数字金融包容性。这一数字鸿沟限制了移动银行、数字支付和在线金融服务的采用。
- 性别差异:由于社会文化因素、金融素养不足和行动限制,女性在金融包容性方面面临更大障碍。这种性别差距降低了女性参与正式金融体系和实现经济独立的机会。
- 基础设施不足: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往往缺乏必要的银行基础设施,如自动柜员机(ATM)、分行和数字接入点。这种缺失限制了金融服务在偏远地区的覆盖范围。
- 服务成本高昂:金融服务对低收入群体而言成本高昂,包括信贷的高利率和其他服务费用。这些成本使经济困难群体难以获得金融服务。
印度金融包容性发展路径
实现金融包容性的发展路径包括提升金融素养、扩展数字基础设施、推出针对性信贷计划、制定性别包容性政策、加强金融科技合作,以及确保支持性政策框架以实现更广泛的金融服务获取。
- 提升金融与数字素养:提升金融素养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相关项目需重点教育民众了解银行服务和数字支付的优势,帮助他们实现财务独立。
- 推广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可通过语言交互技术革新金融包容性。南丹·尼莱卡尼指出,基于人工智能的语言模型可使人们以母语获取金融服务,这可能为印度十亿人口打开金融服务之门。
- 扩展数字基础设施:在农村和偏远地区发展数字基础设施对促进金融包容性至关重要。政府与私营部门的合作可扩大互联网接入和数字金融服务覆盖范围。
- 定向信贷计划:推出针对低收入群体和女性需求的可负担信贷计划,可鼓励他们参与创业和自雇。
- 性别包容性政策:制定性别特定政策可缩小女性的金融包容性差距,实现其经济和社会赋权。
- 加强金融科技合作:与金融科技公司合作可推动农村银行、微型保险及即时支付等领域的创新解决方案,使金融服务更加便捷和可负担。
- 政策与监管支持:良好的监管环境可进一步提升金融包容性,支持数字化客户尽职调查(KYC)、灵活的信贷评估以及激励银行向欠发达地区扩展等举措。
我们是一家专业提供支付方案的供应商,多年来深耕于印度支付服务,成功为无数海内外客户提供支付功能,对于支付集成以及高风险的支付处理,我们有充分的信心,欢迎咨询与交流。